- 胡增春
-
论骨伤“瘀证”与医治骨伤顽疾
云南玉溪 胡增春
“瘀”的概念形成于战国,是随着气的概念形成以及对气在人体中作用的认识而产生的。《说文解字》谓:“瘀”积血也。因此受伤初期的血肿,陈旧性骨折伤的瘀肿,远年宿伤的积瘀,由积瘀和恶血产生的骨伤科的病理变化,由此演变成为各种骨伤疑难病症,临床上并不少见。中医骨伤科对瘀证的机理、瘀证,乃瘀血之症,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,停留体内,或血行不畅,壅遏于经脉之内与脏腑,组织、器官均称为瘀血。常由跌打、碰撞、压扎等引起。
瘀血的病理变化有以下几方面:
①血循环障碍,尤以微循环而致的缺血、郁血、出血、血栓、水肿等病理变化。
②代谢障碍引起的组织反应,组织无限增生。
③炎变而致的组织渗出、坏死、委缩。
骨伤科常见的以第①、第②病理变化为主。
血肿、瘀血是影响骨不愈合,导致病变,使功能恢复缓慢的主要障碍,从临床实践医治过程中体会到,同样年龄,同样的新伤骨折,同样程度的血肿,如果让一患者先以活血祛瘀的方法内外治疗以后,骨折伤肢部位的血肿基本消散(一般需要二至三天)时间,再行手法整复对位,小夹板固定,内服中药补骨生长愈合,短期固定,再用促进组织、筋腱恢复的中药熏洗,配合手法轻微地对骨折周围的组织按摩 (按摩后,骨折处用纸片、绷带稍微固定),以保护不再度受伤,早期活动、功能锻炼,这样处治,痛苦小,免除了重度血肿,夹板固定加压的疼痛、肿胀、发生水泡、血泡等并发症避免了。愈合迅速,功能恢复快、近,远端组织关节不受连在影响,故而运动柔和、舒展自如。在整个医治过程中,一切都彳艮川页当,施术者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。比常规的中医接骨,功能恢复要提前一倍的时间。例如:徐斌,男,14岁,学生。在学校上体育课时,投掷手榴弹,用力过猛,致右臂上1/3处斜形骨折,颈端向右外侧翻向移位,前臂重度血肿 (象冬瓜一样)受伤第四天才来我处。原来没诊断出骨折位置,来我处用手法轻的触上臀又重新照片,象这样重度血肿的患者,就是用手法整复对位,也不能立即夹板固定,处理是:将上臂骨折远端(肱骨颈端)向右外侧翻向移位断端,用轻巧适当的手法纠正,复位后用柔软较簿的纸片、绷带轻微包扎,按上述方法,先以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的中药熏洗,待前臂血肿基本消散后(洗药的第三天)再一次手法将骨折完全整复归位,小夹板固定,内服中药调理,补骨生长愈合,止例共医治二十六天完全恢复功能。
杨虹,女,12岁,学生。在学校上体育课,不慎跌倒,左手撑地。致左肱骨下端骨髁间骨折),畸形移位,在没有X光诊断以前(受伤30分钟内),进行手法整复、对位,采用新法较科学的纸夹板(蝶形屈曲)固定法,第二天X光诊断“对位良好”,短期固定两周,早期用中药熏洗、按摩,内服中药调理,医治十八天,伤肢完全恢复功能。以上两例,一例是手术先期用药熏洗,因为是重度瘀肿;一例是对位固定后,短期固定,早期用中药洗、按摩,早期活动锻炼。采用这种新法医治骨折(以四肢骨折为主),一是痛苦小,二是恢复功能快。
活血祛瘀这一伤科基本治则,经现代医学研究,广泛用于治疗很多疾病,心脑血管疾病,尤其是肿瘤方面,对肿瘤患者病因、体征进行全面分析、辩证施治,增强免疫力,消散气血的同时,辅以控制肿瘤,癌细胞的生长、扩散、消散包块常以中医的“结者散之”、“留者攻之”、“坚者削之”等治疗方法。各地中医界,以及中医院的这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。
清代名医王清任,医治各种疾病“无不贯穿以活血祛瘀”为主,他在“久病则瘀”、“久病则虚”的论点创造发挥了“通窍活血汤”、“血腑逐瘀汤”、“隔下逐瘀汤”等,以逐瘀活血、补气活血治则为主,他的大部分治疗方法,一直被后世不少医家沿用至今。
瘀血肿胀
“形伤于肿”《理伤续断》讲:凡肿者是血作,受伤体内血管破裂,血液流入组织间隙中所致,临床上称之为瘀肿,损伤的轻重、范围大小的差异,肿胀内部的张力不同,肿与痛是联载的,有肿必痛,因此痛重则张力大,痛轻则张力小,若皮肤呈橘皮状变厚,高低不平,是瘀滞严重现象;若瘀肿更甚,肿胀硬如石,局部可出现水泡、血泡,肢体表现青紫,发凉,知觉迟纯,或消失此属该范畴。
瘀血疼痛
“血伤于痛”、凡离经之血瘀滞于经脉,气血不通即发作疼痛。这就谓:“痛则不通”、“通则不痛”的理论,瘀血在局部某部位为肿,为痛、瘀血内停,经脉受阻而致疼痛,夜间痛则更剧烈,如针刺、刀割,痛处多见固定不移,故痛甚而拒按。夜间阳气入阴,阴血凝滞、瘀血内阻日久气血运行不利,肌肤失养,皮肤粗糙,局部麻木不仁。
瘀血发热
《金匮要略》说:病人如热状,烦满口燥而渴,其脉反无热,此属阴脉,是瘀血也。瘀症的程度不同,发热时间也不一样,一般在患者受伤的第二天开始发热,最长时间不超过二周,伴随(肿胀、疼痛)的消失而消退。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。患者本身无特殊冷或热的感觉。还有个别出现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,或脉症不一致的现象。
瘀血在全身的表现
表现为,脉实大,低热、胸满、大便秘结、小便赤短,不思饮食。肝藏血,败血必然归肝,因而发热,胸肋胀满,肝木克土,而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(正体类要)薛已讲:肢体损伤于外,则气血伤于内,营卫所不贯,脏腑由之不和,若瘀血蕴于肺则咳嗽、吐痰带血;若瘀血犯心则烦燥不宁;瘀不祛,则新不生,因此许多伤科的变化和后遗症,均与瘀血有关。
瘀血所致的功能障碍
当机体遭受到外伤损害,出现部份功能障碍,或功能完全丧失,筋伤多局部功能障碍,主要是肿胀所致,这种情况是暂时的,功能障碍随伤况的恢复而痊愈。伤科疑难病症中,陈旧性骨折,远年宿伤,骨伤科后遗症等,有的是受伤后延误医治,或医治过程中,手法欠妥、粗暴、固定器材不科学,或夹板缚得过紧,使经络不通,气滞血瘀,骨折部位近、远端关节组织肌化、粘连,以致僵硬、强直或挛缩,“营气虚则不仁”,“卫气虚则不用”,“营卫具虚则不仁不用”。由于瘀血凝滞日久,使受伤部位血液循环障碍,轻则伤部生水泡、血包、压疮,如果受伤后,使肌体(受伤部位)压迫6—8小时以上,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,组织肌化后为疤痕组织所代替,由于疤痕组织挛缩,可致伤肢畸形,以致完全丧失功能。
我在医治骨折,陈旧性骨折,远年宿伤,骨质增生,骨髓炎等疑难病症,取得了成功经验,是在“瘀”字上下功夫,解决了骨伤科“瘀证”这一难题。活血祛瘀这一治疗方法,一直在医治骨伤科病症中起到关键的作用。多年来在实践中钻研、摸索、吸取祖国医学宝库知识,结合现代医学、科学技术,与家传中医骨特点、方法、经验和自已的认识、理解,去彳艮好地运用、发挥。
瘀证的内治法
主要是在活血祛瘀的基础上,以活、破、逐、攻,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,原因分析,抓住重点。辩证施治,新伤的血肿宜活血祛瘀、消肿止痛,陈伤的瘀肿宜破气活血,逐瘀通络;陈伤、远年宿伤的积瘀宜攻逐祛瘀,温通开窍,醒筋健络,以上治法,并不是决对的,内治之法是以局部兼顾整体的治疗方法,以“四诊、八纲”为辩证依据,对骨伤病匀情,结合患者的年龄、体质,受伤时间,伤况程度辩证施治,处方、用药。明代薛已所著《正体类要》是骨伤科辩证论治较严谨的代表著作,其治疗原则对后世影响甚大的三期分治:即一般初期宜破、中期宜和、后期宜补的治疗原则。按伤具体情况,采用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,这主要针对新伤骨折而言,并且在治疗中必须注意“活血与理气”、“治伤与扶正”统一。如《辩证录》说:“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为先,血不话,则瘀不能祛,瘀不祛则骨不接也”。具体辨证、选择用药,靠施术者掌握。其原理,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,使停聚在局部或体内的瘀血、积血,迅速地被组织吸收代谢的方法。
瘀证的外治法:
外治法,是将药物直接用于局部的方法。一般需与内治同时进行,也可以单独,仅需外治能达到预期效果。如敷、贴、洗、撤、浸、熨等,《理论胼文》说:“外治之理,即内治之理”、“外治之药、即内治之药”所异者法耳。我常用于临床的中药散外敷法,中药熏洗法,药膏外贴,洒药外搽,温敷等治疗方法;是以药物的有效成份透过皮肤到达病灶,药性从毛孔入腠里,通经贯络,活血止痛,祛瘀破积。这些方法,从古到今,不少医家一直采用。我在多年医治骨伤病症中,总结出来的外治方法独到,功效迅速,巩固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。不仅用于新伤骨折,同时用于医治陈旧性骨折,.远年宿伤,骨质增生、骨坏死、骨髓炎等,针对骨折、骨疾病的原因、病机及各种因素,辩证、分析判断医治。实践证明,不但获得了成功,而且成绩显著,受到广大群众和病员信任和高度评价。
以上对瘀证谈了自己肤浅的认识,采取新方法医治四肢新伤骨折,快速恢复功能的简单介绍,下面有关医治陈旧性骨伤和骨坏死,近期医治的一例胫腓骨下1/3处,开放性、粉碎性骨折,感染而致的,陵性骨髓炎的病例汇报。
骨坏死病例(一):陈志强,男,26岁,干部2012年初,患急性脓肿(右臂部),起病急骤,高热、寒战,患部剧痛难忍,速送当地县医院医治,后殿开创排脓引流(手术刀痕为12公分)直切口,两个月后,又突然发作,症状同上,转省级医院,治以骼嵴前方手术切口引流,刮骨清除病灶,刀口从上至下约25公分,直切口,住院治疗五个月,由于长时间由炎变而致的组织渗出,骼骨坏死(医学院出院诊断)。X光片显示,骼骨呈碎腕花纹状阴影,骨影较暗,加上两次手术的疤痕,该患者从骼嵴关节部位僵硬,强直,组织肌肉与该部位骨粘连,与行走困难,拄拐杖能走几米远,由于髋关节强直,无法蹲下,以至站着解大便,患者万分痛苦,由人介绍来我处医治。(以上发病症状,与治疗经过由患者自述)。
检查:该患者除以上症状外,形体消瘦,面色苍白,行走困难,患肢血液循环差,小于正常肢,肌肉委缩。
诊断:属脓性炎病,骨坏死后遗残症。
治疗:局部(与患肢)以开窍活血,软坚破积,温筋通络的中药熏洗,每天按摩一次,内服中药以补中益气,活血生新,强筋状骨,医治一个月时间,患肢的状况改善,骼髋关节恢复正常功能,能坐20.公分的矮凳子,也就可以蹲下解大便了。丢掉拐仗行走、站、坐自如。带药回家再巩固治疗两周,后来患者家属来告诉,一切良好。
例二:陈旧性车祸伤,刘胜隆,男,57岁,工程师,铁二局南昆指挥部,2013年10月24日,在去施工现场途中,他们乘坐的小汽车,被一辆大卡车撞翻几米远,车上四人全部受伤,刘胜隆是其中之一,受伤后速送昆明铁路医院抢救,经检查,该同志头、面部多处软组织挫伤,X光诊断右胸第三肋骨、左胸第四、五肋骨骨折,呼吸、咳嗽疼痛、腰底部神经损伤。在昆明住院治疗一个月,家属将他接回贵阳医治,他家住四楼,是用椅子将他抬上四楼的家,要求我为他治疗。
检查:头、面部软组织挫伤已恢复,肋骨三处骨折,除上述呼吸、咳嗽疼痛以外,骨折处略凸起,压痛明显。腰骶部与双下肢温度低于其他部位,沉重,不能着地站立, 自己感觉双肢冷,麻木。由于疼痛日久,体质稍瘦,面容无华。
治疗:根据患者的全面情况,辩证,处方用药,内外兼治,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一周后能下床站立,在家慢步行走,自己上厕所,两周后能上下四层楼,从11月25日着手医治,至12月23日共28天,该同志伤愈重返工作岗位,南昆指挥部。
病例三:胫腓骨下1/3处开放性,粉碎性骨折,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。
王光珍,女,59岁(贵阳市新华印刷厂退休职工)。
受伤经过:2013年元月一日,上午8时,出街买菜(因街道挖水沟)道路不平,不慎踩进水沟里跌倒,致右脚胫腓骨下1/3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,家属速将她送往省医院,医治三个月时间,由于污水重度感染,引起急性化脓性炎变,伤口溃烂(溢脓,炎性时间长,形成慢性窦道,久治不愈,医院决定裁肢,患者不同意,又由省级医院转入一附属医院保守治疗两个月时间,伤况仍不见好转,还是动员患者作裁肢手术,患者本人及家属都不同意,由人引见,来我处联系,要求医治。
检查:患者小腿胫腓骨下1/3处内侧,有13公分长,8公分宽一块疤痕组织,中央凹有两窦道小孔,脓性分泌物溢出、气臭、周围组织色素沉着,整肢的皮肤由于瘀肿,颜色紫暗,皮肤组织弹性差,肿胀,手触诊,患肢发热,以小腿为重,患者感觉发热,远端膝关节,由于长时间不活动而僵硬,强直,不能屈曲,双大腿内侧由于取皮辨的创面微红肿,中心浅表,分散溃病几处,有分泌物,创面经久未敛;踝关节肿胀、坚硬,骨折处周围,由于炎变,溃烂日久,皮肤颜色更深产,内外踝骨与组织皮肤与骨粘连,植于伤口周围的皮辨,由于炎症缘故形成疤痕与胫骨(骨折上端粘连)。X片提示:胫排骨有小量死骨和包壳形成,两地医院的出院证,均为胫骨下1/3处开放性、粉碎性骨折,慢性骨髓炎。检查印象,实属难治之症。
诊断辨证:邪毒耗损,久病虚弱,以致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,精神疲乏,脾肾不足,气血两亏。受伤时间虽然不算太长,由于重度化脓溃烂、骨腔内死骨甚少,组织坏死程度重,属外伤性、慢性骨髓炎(晚期)。此例患者的状况,印证了前面所述: “由于感染,恶血而致的病理变化, 由于炎变而致的组织渗出、坏死、委缩,关节僵硬、强直。
治疗:内治宜补益气血,清热解毒,托毒排脓,初期以托里透脓汤加减,中期活血祛瘀生新,后期以补肾固阴等方法医治调理。
外治:初期宜通透毛窍,血活祛瘀,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从这患肢整个情况分析,先应改变整个患肢的血液循环,促进组织新陈代谢,用中药熏洗治疗十天左右,观察患肢的伤况大有好转,热、肿、痛基本消失,肿胀也缓解多了,就白天用中药熏洗,夜间,脓性窦道口,用中药散调剂外敷,拔毒、提脓,从开始医治的一个月时间,窦道基本敛口,干燥巩固
疗效再外敷两周,一直坚持患肢外用熏洗,由消炎拔毒,活血祛瘀逐渐加温筋通络中药熏洗,除伤口周围的其他部位,配合手法按摩,促进血液循环。
医治这例顽疾的全过程,没有用一片消炎止痛药,也没有注射一针抗菌素,考虑是:该患者受伤后,在省级两地医院医治了五个月时间。西医对炎症的常规处治,是以消炎止痛,抗感染为主,时间不短,效果不明显。因此我自然不再走别人已经走过路,经思考后,还是以“瘀作为治疗基点,着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,以活血开窍为先,“血不话,则腐不法”、“陈腐不祛,则新不生”。在活血祛瘀这一伤科基本治则的临床指导,辨证施治,通过七十天的医治,功效显著,改善了整患肢原有状况,局部炎证自然由组织代谢的正常而被控制,组织、筋腱弹性、肌肤颜色恢复到接近好肢,窦道深部组织渐由里向外生长修复,长期不愈的窦道口得以收敛,干燥、愈合。
这例顽症的医治,着重突出了祖国医学特色,在临床上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。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,不但保住了这肢脚,免受截肢之苦,同时可以判断,患者养息,锻炼一定时间,功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,由重度炎证所致,骨与骨周围附近的组织,有不同程度的破坏,因此恢复到生活一切能自理,需要在半年之内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