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特色医疗技术专家--陆松达
讲常见病的防治
今天宣讲常见病有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中暑、痢疾等4种常见病的中医防治。
第一种感冒的中医治疗法
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病,俗称伤风。由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等病邪所引起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、发热、怕冷或怕风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全身疼痛、咳嗽、食少等症状,本病四季都可发生。因患者感受病邪种类的不同。四季气候变化影响,或因体质属阳虚或阴虚之关系;临床上有以下几种类型。
一风寒型:为最常见的病型之一,多发于冬季或寒冷地区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怕冷、以怕冷为主。伴有头痛、全身酸痛、喷嚏、流清鼻涕、咳嗽、脉浮的宜服香苏散、十神汤等类汤剂,治疗方:(香苏散)香附19g,苏叶15g,陈皮10g,甘草10g,生姜10g,水煎服。
伴有头痛、怕风、出汗、鼻鸣、干呕、脉浮缓的,用桂枝汤为主治疗:方、桂枝15g,防风15g,细辛9g水煎服。
如伴有周身疼痛、腹痛、无汗、脉浮紧的,用麻黄汤治疗、荆防败毒散,麻黄汤方剂是:麻黄25g,豆腐100g,共煮一小时去渣,吃豆腐、喝汤。
荆防败毒散方剂是:荆芥10g,防风10g,羌活10g,独活10g,柴胡10g,前胡10g,生姜5g,川芎10g,茯苓10g,桔梗10g,枳壳10g,甘草10g,水煎服。
第二种风热型:为最常见的病型之一,多发于春季,症状近似风寒感冒,但发热重、怕冷轻、或怕冷、口渴、咽喉痛、脉数、舌苔白、舌尖红,初起病用银翘散,银翘散方剂:银花15g,连翘15g,淡豆豉15g,芦根25g,荆芥5g,牛蒡子15g,薄荷7g,甘草7g,竹叶10g,水煎服。
伴有咳嗽用桑菊汤,桑菊汤方剂:桑叶15g,菊花15g,连翘15g,杏仁15g,生石膏35g,甘草10g,水煎服。
咳甚而喘者用麻杏石甘汤,麻杏石甘汤方剂:麻黄7g,杏仁15g,生石膏35g,甘草10g。
第三种暑热型:本病发于夏季,以南方较多。除具有上述风热症状外,并伴有身热有汗,心烦口渴,小便短赤,恶心呕吐、倦怠、眩晕等症状。用加味薷(如),饮祛署、解毒、化湿清热。方:香薷15g,厚朴15g,扁豆25g,藿香10g,滑石10g,黄连10g,甘草5g,水煎服。
如果头痛壮热、烦渴引饮、小便不利、大吐大泻等症状,用桂苓甘露散、清暑泻热、化气利湿。方:茯苓50g,桂枝100g,猪苓250g,泽泻50g,白术250gg,石膏100g,寒水石100g,滑石200g,甘草100g,用法:共为粗末,每1次服250g,水煎服,日服三至五次。
第四种湿热型:本病多发于夏秋季,而其他季节也有,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。其症状为:头痛恶寒,身重痛、疼痛,胸闷不饥,舌苔白不渴,面色淡黄,午后身热、脉濡缓。用三仁汤宣化畅中、清热利湿。方:苡仁30g,白叩仁10g,杏仁25g,半夏25g,厚朴10g,竹叶15g,滑石30g,通草10g,水煎服。
如果发热倦怠,四肢酸困,胸闷腹胀,呕吐恶心,小便赤浊、脉缓数,舌苔淡白或浊腻。用甘露清毒丹。清热利湿,芳香化浊,方:滑石700g,茵陈550g,黄苓500g,石菖蒲300g,川贝母250g,木通250g,藿香、射干、连翘、薄荷、白叩仁各200g,共研为细末。用茵陈煎汤加入神曲500g,和匀为丸,如绿豆大,每服25-50g,开水冲服。
第五种夹食型:本病四季皆有,因内伤饮食而又外感风寒而得,俗称“伤食感冒”现代医学称“胃肠型感冒”。其症状有头痛、发冷、发热、胃胀恶心、腹痛食少或呕吐、泄泻、口淡苔腻等。用藿香正气散,解毒、和中、理气、化浊。方:藿香15g,紫苏15g,半夏15g,茯苓15g,陈皮10g,大腹皮10g,桔梗10g,厚朴15g,白芷15g,甘草10g,生姜5g,大枣5g,苍术15g,水煎服。
二、流行性感冒
本病可暴发流行,全村或一个单位,无论大人、小孩子,可同时有多人发病。传染性很快,容易迅速大流行。临床表现多为风热型感冒,病情较重,患者突然畏寒、发热,以发热为主,体温可达39度以上。头身疼痛剧烈,面赤、目赤、口燥、咽喉疼、舌尖红、舌苔淡黄、或厚腻,脉数或洪数,用银翘散和桑菊汤合并治疗,方剂:连翘15g,银花15g,桔梗15g,薄荷5g,竹叶10g,荆芥10g,淡豆豉10g,牛蒡子15g,桑叶15g,菊花10g,杏仁15g,甘草10g,芦根50g。
本病一旦发生后,除了一方面及时治疗患者外,坚持预防为主。方:大青叶150g,荆芥穗100g,水煎服。
三、中暑
炎热的夏天,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,或在高温炉旁,或聚居在空气不流通小屋里,受暑热之气的蒸腾,容易发生中暑。中暑后,如果发现四肢困倦,或酸痛,精神疲倦,汗多、口渴、苔黄、气喘、小便清,脉虚身热等症状时,用清暑益气汤,益气生津、燥湿清热。
①方:党参15g,黄芪25g,当归15g,麦冬15g,五味子7g,陈皮10g,神曲15g,黄柏10g,葛根15g,苍术15g,白术15g,升麻5g,泽泻15g,甘草5g,生姜5g,大枣5g,水煎服。
②通关散:方:南星5g,细辛5g,薄荷5g,牛黄1g,共研细末,每用少许,吹入鼻中。
③开关散:乌梅肉100g,冰片2.5g,生南星2.5g,共研细末,每用少许,外擦牙根。
④大顺散:方:干姜20g,肉桂15g,杏仁15g,灸草20g共研细末。每一次服10g,温开水冲服。
四、痢疾防治
痢疾是夏秋两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历来一直有疫痢、赤白痢、热痢、冷痢、噤痢、休息痢之分别。但为了便于治疗起见,从病机分为实热痢和虚寒痢两种。本病主要由胃肠虚弱,饮食不节,感染疫痢病邪所致。
一、实热痢:本病一开始就有恶寒、发热、身痛、头晕的表证出现,继之则有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里证。在数次泻肚之后,则杂有红白色的粘液,兼有里急后重的感觉。在治疗上,如患者有上述症状,可用葛根、黄芩、黄连或葛根、白头翁汤治疗;如无寒热等表证,而又有下痢后重时,可用白头翁汤;如热痢后重,肛门灼热肿胀,欲便不出时,宜用大承气汤;如热痢腹痛不能忍受,或痢下黑血及粘液时,宜用加味黄连、黄芩、甘草汤。本病如单腹鲜马齿苋,疗效亦好。
附方:
①葛根、黄芩、黄连汤:葛根20g、黄连10g,黄芩20g、甘草15g,如里急后重时,加酒炒大黄15g水煎服。
②葛根15g,白头翁15g,黄连10g,秦皮10g水煎服。
③白头翁汤:白头翁15g,黄连10g,黄柏20g,秦皮25g水煎服,连服二、三剂。
④大承气汤:大黄15g,厚朴15g,枳实15g,芒硝25g,先煮枳实厚朴。后入大黄煎三四沸去渣,溶入芒硝,分两次服。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专家学者、各位老前辈、各位同道们、各位父老乡亲们:我虽然作了大量努力编写,常言道:千方易得,一效难求,限于水平,难免有“遗珠”和不当之处,恳请博古通今、远见卓识的老前辈和同道们批评指出,以便改正。谢谢大家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