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栏目导航
  • 论文推荐
  • 李金光
  • 中医辨证论治“从心肾入手,治愈心脏病”
    吉林省梅河口市李金光中医诊所    李金光
    目前、患心脏病的人很多,在中医诊病、治病不是只着眼于某个局部病变,不是头疼治头,脚疼治脚,而是把身体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,看各组织器官之间的配合和制约关系,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。心脏病是这样,癌症是这样,其它病也是这样。内经上讲,人是一小天,宇宙是一大天,人体也是这样,它好比是一个国家、一个社会,那么心就为君主,它有至高无上的权利,是不可侵犯的。这就是说,心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,当身体某部分发生病变时,几经周折,都不见效,这就要考虑心肾的作用和影响了,心不正而邪气生,肾气衰而精气竭。心肾是人体生命的主宰,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,心神不稳,百病缠身,肾气衰弱,元气丧失,固内经素闻有“故主明则下安,主不明则十二宫危,使道闭塞而不能,形乃大伤”“肾生骨髓” “肾不生,则髓不能满”“诸髓者,皆属于脑”“脑为髓之海”之
    说。肾是人之根,五脏之阴气,非此不能滋,五脏之阳气,非此不能发,既然如此,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下手去控制。下面就拿心脏病为例,这里包括早博、心绞痛、不寐等,在目前比较普遍,在中医属于心痛、心悸、怔忡、胸痹范围。现在治疗大部分都从活血化瘀、镇静、兴奋入手,这样见效快,但往往都出现依赖性,吃药就强,不吃就犯,最终导致体质下降,百病复发。我国历代中医名家对此早有明确论述。这就告诉我们,心脏病也是可以治好的,这个理论,这个方法,这样的药品,不是来源于外国或天涯海角,而是我们中国古老的中医中草药。如心慌、早搏、怕惊、气短来讲,它归根结底是一个“心”字。黄帝内经灵枢讲:“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,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,历络三焦”。所以汉代张仲景讲:“寸口脉动而弱,动即为惊,弱则为悸"(《金匮要略》)。宋代,严用和在:“严氏济生方”中讲“惊悸不已{也就是心慌}变生诸症,或短气悸乏,体倦自汗,四肢浮胂,饮食无味,心虚烦闷,坐卧不安,皆心虚胆悸之侯也”严用和还讲;“夫惊悸者,心虚胆怯之所致也,且心者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胆者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心气安逸,胆气不怯,决断思虑,得其所以。或遇事有所大惊,或闻巨响,或见异相,登高涉险,惊忤心神。盖心主于血,血乃心之主,心乃形之宫,血富则心君自发矣。或又思所爱,触事不意,真血虚耗,心帝失辅渐成怔忡"。宋代赵佶在《圣济总录》中也讲,虚劳惊悸者,心气不足,心下有停水也,心藏神,其主脉,若劳伤血脉,致心气不足,因为邪气所乘,则令人精神惊惕悸动不定。若水停心下,水气乘心,亦令悸也。这就是说心气不足,心血不养,是其病的根本所在,所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说“人之所以生者心,心之所养者血,心血一虚,神气不守,此惊悸之所肇端也。怔忡无时,血少者多,有思虑便属虚,时作时止者,病因火动;瘦人多因是血少,肥人属痰"。明代张介宾在《景岳全书》中论述这个病时说:“气强者,不易惊,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也,故虽有客邪,亦当知先本后标之义。"所以明代作《证治准绳》的王肯堂做出这样的结论;“人之所主者心,心之所养者血,心血一虚,神气失守矣,失守则舍空,舍空则痰入客之,此惊悸之所由发也。”对于妇女患心脏病,宋代齐仲甫在《女科百闯》中写道:“妇人多惊者何也”?答日:“妇人者,众阴之所集,而以血为主,夫心主行血,脾主裹血,肝主藏血,因产褥过伤,或因喜怒攻损,是致营血亏耗”。《内经》云“血气者人之神。血即不足,神亦不安,所以惊悸”。为何会造成心气血虚呢,在引起的原因上明代虞传在《医学正传》中写道:“或因怒气伤肝,或因惊气入胆,皆能令子虚,因而心血为之不足,又或遇事意繁冗,思想无穷,则心君亦为之不宁,故神明不安而怔忡,惊悸之症作矣”明代戴元礼在《证治要诀》中讲,“一是因有事所大惊,触忤心神,气与涎郁,遂生惊悸,此乃心虚胆怯所致,二是久思所受,触事不意虚耗真血,心血不足,遂成怔忡"。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注意和预防这方面的疾病呢?明代易大良在“易氏医案”中常讲:“心为一身之主,藏神而生血,宜常静而不宜多动,人能静养,则心血充满,脉自浮大,若不能静养,事事搅乱,心无宁刻,斯神不安而血不充,是以脉无力而不浮,怔忡惊悸之病由之以生也。”所以清代沈金鳌说:“怔忡、心血不足病也。人所主者心,心所主者血,心血消亡、神气失守、则心中空虚,快快动摇,不得安宁,无时不作,名日怔忡”。难经讲:“损其心者益其荣,法当专补真血,真血若富,心帝有辅,无不愈矣”。至于心绞痛,是心脏病的又一表现,可以称为严重者,在中医属于胸痹,内经讲:“心病者,胸中痛,肋之满,肋下痛,膺背肩甲间痛,两臂内痛。”这就是心脏病痛,可以引起肋下肩背两腔疼痛,在这里有多种疼痛,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,都可以引起这个区域疼痛,统称厥心痛。肾心痛也,腹胀胸满、心尤痛甚、胃心痛也。痛如以锥针刺其心,心痛甚者,脾心者也。色苍苍如死状,终日不得太息,肝心痛也。卧若徒居,心痛间,动作痛益甚,色不变,肺心痛也。卧若徒居,心痛问,动作痛益甚、色不变,肺心痛也。若真心痛手足青至节,心痛甚,旦发夕死,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脏病突发死亡。清代陈士铎把心痛分为两种:“一寒邪犯心,一火邪犯心。寒邪心者,乃直中阴经之病,猝不及防,一时感之,立刻身死,死后必有手足尽紫黑者,甚者遍身惧青,多非药食解救,以至急而不遑救也,倘家存药饵,用人参一二两、附子三钱、急煎救之,可以望生,否则必死。若火犯心者,其势甚急而犹缓,可以速觅药饵,故不可不传方法以救人也。余言前症,正邪犯心也。”    
    以上是一些古代名家对心脏病的部分论述、我们在此可以做一下总结,心脏病实质就是一个心血不足症,即使因惊吓而得,时间一长也就必然耗心血,现在有些人主张从活血化瘀镇静、兴奋入手,这样有时表面显效快,但往往出现依赖性。长此下去是没有出路的,所以补心血,增体质,这是正治。由于长期思虑过度,操劳过度或不正当过食药品,饮食伤脾胃,耗肾水造成的,使心肾两虚,气血亏乏。造成使肝不能藏血,脾不能统血,病状虽出现在心,有时也与其它脏腑均有密切关系。所以看病治病要从整体观念出发。从心肾入手,巧施构方、可望回春,老百姓长讲十分病七分养,平时要保持心平气和,少生气、少烦恼。内经《举痛论篇》讲:怒则气上、喜则气缓、悲则气消、恐则气下、寒气则收、热则气泄、惊则气乱、劳则气耗、思则气结。这就是说能保持心平气和,是驱除病痛和恢复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。